贝博app体育官方下载

贝博app体育官方下载:萍乡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8-2035年)发布

发布时间:2024-05-09 10:06:04 来源:贝博app最新下载地址 作者:贝博ballbet网页版登录

  [摘要] 打造这两个城市级商业中心——萍乡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8-2035年)发布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萍乡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8-2035)》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为引导和促进萍乡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建设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与萍乡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现代商业网点、网络和商品流通市场体系,推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开明开放、文明幸福、和谐平安”“五个新萍乡”建设,不断增强萍乡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按照国家商务部关于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精神,特编制《萍乡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8-2035)》。

  (2)《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国发[2015]49号);

  (3)《商务部关于加快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函[2018]157号);

  (1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赣府厅字〔2019〕10号);

  本次规划的范围是《萍乡市城乡总体规划(多规合一)(2015-2030)》确定的安源区、湘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的中心城区范围。重点区域为北至沪昆高速公路,南至规划G320公路外拓线、萍水河、安源镇界、上埠镇界,西至萍水河支流、栗油大道西侧、工业大道延伸段,东至安源省级产业园边界,规划面积约312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的对象为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网点、重点商业街区、大型零售网点、商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市场、商贸物流网点、旅游商业网点及其他商业服务设施。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建设“转型示范城市、创新创业城市、赣湘合作先行城市、生态人文旅游城市和江南特色海绵城市”的城市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绿色发展、区域协调、服务便利、质量优先”的原则,实施“创新驱动、品牌带动、产业联动”的商业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两核六块多点”的中心城区商业网点体系,科学规划布局本地服务型、区域流通型和旅游配套型等各类商业网点,全面提升萍乡市商贸服务能力,打造中心城区“15便民生活圈”,不断增强萍乡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萍乡城市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1.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原则。坚持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宗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营造便捷舒适的购物消费环境为目标,强化补足短板区域和短板领域的商业发展,通过各级商业中心、商业街、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打造萍乡中心城区“15便民生活圈”,不断提高萍乡市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2.实事求是、远近结合原则。从萍乡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充分考虑中心城区的消费水平、市场环境以及商业网点现状和交通设施条件等方面的特点,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放眼长远,合理配置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档次和业态。

  3.规划引导与市场作用相结合原则。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为基础,按照市场规律编制规划,尽量避免无序竞争、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同时,发挥规划对市场的引导作用,使市场主体通过合理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大中小型商业网点发展相结合。突出重点、凝炼特色原则。在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中,应当根据不同商业区域的特点,确定不同业态类型的商业规模和数量,通过大型商业网点布局树立萍乡商业的良好形象。同时,鼓励发展中、小型商业网点,挖掘老字号名店、发展品牌特色店,做到大小兼顾,使大型店铺和小店都拥有各自的发展空间。

  5.新型业态发展与传统业态提升相结合原则。萍乡市商业发展通过引入新型业态,调整改造传统业态,形成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有机结合,以新兴业态为主的业态结构。避免贪大求全、过分聚集和重复建设、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6.商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原则。遵循产业互动的理念,借助萍乡市的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商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商业的发展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依托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以及饮食、娱乐、休闲等多种相关配套项目,促进商贸业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在商贸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促进现代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产业联动和协同发展。

  坚持“双核引领、六块支撑、多点发力”的发展思路。“双核”是指两个城市级商业中心,分别是秋收起义广场商业中心和萍水湖商业中心。“六块”是指爱琴海商业中心、天虹商业中心、洪山商业中心、安源湖商业中心、滨河商业中心、云程望族商业中心等六个区域级商业板块。“多点”是指多个社区级商业中心。

  到2035年,基本建成以城市商业中心为主导,区域商业中心为主体,社区商业网络为基础,商业街为特色,与萍乡市经济发展和对外开发水平相适应,区域布局合理、业态结构优化、服务功能齐全的城市商业体系。

  按照萍乡市“十三五”规划及萍乡经济发展环境预测,到2025年,萍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0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城市人均拥有零售商业营业面积为1.3平方米,中心城区零售商业总量达125.09万平方米左右,较2017年净增长52.91万平方米左右,年均增长6.62万平方米。

  ①主要商业中心配置:初步建成市级商业中心1处秋收起义广场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2处爱琴海商业中心和天虹商业中心,提升改造社区级商业中心12处、新建1处。

  ②城市综合体、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建设与城市空间的拓展协调进行,提升或建成城市综合体7处,大型商业零售网点提升5处,续建4处,新建1处。

  ④农产品市场提升1处,续建1处;建材家居市场提升2处,续建1处,控制发展或者转换搬迁3处,控制发展3条建材专业街;新建花卉宠物市场1处。

  ⑤规范管理农贸市场9处,关闭或搬迁农贸市场6处,提升改造农贸市场12处,高标准新建现代化的农贸市场8处。

  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2200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11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实现“千亿商贸萍乡”的目标;城市人均拥有零售商业营业面积为1.5平方米,中心城区零售商业总量达155.31万平方米左右,较2025年净增长30.22万平方米左右,年均增长6.04万平方米。

  ①主要商业中心配置:建成市级商业中心1处萍水湖商业中心,建成区级商业中心2处洪山商业中心和云程望族商业中心。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形成“两核四块”的商业空间布局。社区级商业中心方面,提升1处,新建7处。

  ②城市综合体、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建设与城市空间的拓展协调进行,提升或建成城市综合体3处,大型商业零售网点转换1处,续建2处,新建10处。

  到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2700亿元,年均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150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城市人均拥有零售商业营业面积为1.5平方米,中心城区零售商业总量达165.29万平方米左右,较2030年净增长9.98万平方米左右。

  ①主要商业中心配置:建成城市级商业中心1处安源湖商业中心,建成区级商业中心1处滨河商业中心,新建社区级商业中心1处。中心城区形成“两核六块多点”协调发展的商业格局。

  以立足萍乡、服务赣西、辐射湘赣区域、与国际接轨为目标,加强城市零售商业功能开发,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零售业态,推动传统业态向现代业态转变。大力推进智慧商业、新零售业态的布局,积极推广体验消费、品质生活理念的零售卖场,把零售商业的发展与提高商业整体竞争力相结合、与城市繁荣相结合、与方便群众消费和满足多层次需求相结合,成为体现和提升萍乡城市形象的一个亮点。

  以资源整合、功能创新为发展思路,推动传统商业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塑造商品交易市场的新形象。疏解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交通流,引导传统批发商业向零售型、展贸型商业转型,优化商业业态和供给结构。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制订和完善行业标准,提供优质服务。

  (1)旅游服务业网点。加快旅游与商贸的融合,引导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强化特色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的研发,推动旅游商贸综合体建设,建设一批以特色餐饮、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旅游商业街。深化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精心策划和建设一批文化旅游主题板块,支持主要景区推出具有本地风情的大型主题旅游演艺节目,鼓励影院进景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工程。

  (2)金融服务业网点。加快萍乡金融商务区建设,建设成为赣西地区活力的金融商务核心区和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的城市精品区。加快“新三板”产业园建设,建立全链条的企业挂牌上市服务体系,建设成为资本孵化产业园区和对接资本市场的试验区。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信用资源整合力度,努力提升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的品牌价值,将萍乡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成为的示范区。

  (3)文化创意服务业网点。依托萍乡市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着力推进萍乡的动漫、演艺、包装产业的发展,打造集产品研发、创意设计、网络开发、加工制作、物流配送、展示展销为模式的产业集群。推进中国安源文化博览园、安源区文化产业园、湘东创意包装产业园建设,在主要的商业中心、特色街区、旅游景区等体现出萍乡文化创意的元素。

  (4)现代商贸物流业网点。通过资产联合重组和专业化改造,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和储运企业向物流配送转型,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延伸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发展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方,实施社会化配送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陶瓷等专业仓储物流体系,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降低陶瓷、食品、新材料等企业在流通环节的成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推进管理专业化。

  规划将形成“两核、六块、多点”的商业发展格局。“两核”是指两个城市级商业中心,分别是秋收起义广场商业中心和萍水湖商业中心。“六块”是指六个区级商业中心,即爱琴海商业中心、天虹商业中心、洪山商业中心、安源湖商业中心、滨河商业中心和云程望族商业中心。“多点”指多个社区级商业中心网点。

  区域布局:以秋收起义广场为核心,北至沪昆铁路,西至跃进北路,南到昭萍东路,东以萍水河、滨河西路为界。

  规划要点:拓展延伸新的经营服务领域,完善经营服务功能,提升业态品位,提高购物、餐饮、旅游、休闲、娱乐、金融、商务融合程度,逐步由购物中心向消费服务中心转化,将其打造成为引领市场新潮流、新方向的现代都市商圈。

  业态引导:鼓励设置专业店、专卖店、文化娱乐网点、餐饮网点。适度设置百货店、超市、便利店、生活服务网点。限制设置仓储商店、建材市场、工业品市场等业态。

  布局指引:以萍水湖湿地公园为中心,由吴楚北大道、安源大道、朝阳北路、萍实北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合围而成。

  规划要点:加快推进萍乡跨境电商物流中心的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体验店、O2O商店、无人超市等新型零售商业,抓住萍乡高铁枢纽和赣湘开放实验区建设的机遇,积极引进商务金融、会议展览、教育科研、文化创意等区域性服务业态,配套完善生活服务功能,打造为集办公、科研、金融、生活、购物等于一体的城市级商业中心。

  业态引导:鼓励设置跨境电商体验店、O2O商店、无人超市、网商博览城;适度设置购物中心、品牌餐饮店、休闲健身中心、亲子体验中心、中高档酒店、写字楼;限制设置露天农贸市场、汽车修理厂、金属制品加工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影响交通和城市形象的业态。

  区域布局:以爱琴海购物中心为支点,以翠湖公园和玉湖公园为两叶,以吴楚大道、武功山大道、安源大道、玉湖东路、萍实北大道为骨架的区域级商圈。

  规划要点:以打造赣西高品质核心商务区为目标,积极布局会展中心、写字楼、商业步行街、城市商业综合体、中高档酒店等品质化商务商业网点,强化现有大型商业项目的招商运营力度,加快推进已签约项目落地实施,打造为集商务办公、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品质购物、休闲健身、餐饮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商业集聚区。

  业态引导:鼓励设置首入品牌零售店、品牌餐饮店、中高档酒店,适度设置休闲健身中心、亲子体验中心、写字楼;限制设置露天农贸市场、汽车修理厂、金属制品加工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影响交通和城市形象的业态。

  布局指引:沿萍安大道和康庄路呈“T”字型布局,东至燎原大道萍乡学院东门,西至公园路,南至世纪广场,北至浙赣铁路。

  规划定位:以学生、教师、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集新型零售商业、精品购物、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区级商业中心。

  规划要点:布局特色商业街区、中小型商业综合体等商业网点。积极引进电商体验、文化创意、艺术展览、教育培训等区域性服务业态,配套完善生活服务功能,打造成以各类科教培训和艺术文化类商业网点为主的片区级商业中心。

  业态引导:鼓励设置跨境电商体验店、O2O商店、社区商业综合体、创意零售店、艺术主题店、品牌餐饮店、亲子体验中心等业态;适度设置购物中心、休闲健身中心、中高档酒店、写字楼、露天生活集市等业态;限制设置汽车修理厂、金属制品加工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影响交通和城市形象的业态。

  布局指引:以洪山大道为轴线,以佳禾购物公园为核心,辐射范围是西北至萍实北大道,南至沪昆铁路,东至安源大道的城市区域。

  规划定位:以建材家居为特色的综合型区级商业中心,是秋收起义广场商业中心、爱琴海商业中心和萍水湖商业中心的内部支点。

  规划要点:大力发展建材、家居、装饰和大型购物中心及现代智能零售等业态,配套完善生活服务功能,打造为集生活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片区级商业中心。

  业态引导:鼓励设置现代智能家居、环保建材、O2O商店、无人超市、生鲜超市等;适度设置购物中心、品牌餐饮店、休闲健身中心、亲子体验中心、中高档酒店等;限制设置露天农贸市场、汽车修理厂、金属制品加工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影响交通和城市形象的业态。

  规划定位:TOD模式下的区域消费中心,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片区级商业中心。

  规划要点:加快拥有高精尖核心技术智能产业以及高端人才工业项目的引进,加快农产品物流园和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加快区域大中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引进以大型仓储式超市、品牌零售、娱乐休闲为主的商业业态,为安源生态新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平台。

  业态引导:鼓励设置城市商业综合体、大型仓储超市、品牌零售、连锁餐饮、现代化农贸市场;适度设置便利店、美容美发店、洗染店、运动健身中心、儿童体验中心;限制设置露天农贸市场、金属制品加工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影响交通和城市形象的业态。

  布局指引:位于湘东区滨河新区、沿萍水河两岸,东至昌盛大道和经四路,南临浙赣铁路,西接西环路,北靠武功山大道。

  规划要点:以一纵一横两条道路为发展轴线,纵向轴线以社区便民服务商业为主,横向轴线以综合购物、餐饮休闲和沿江文化娱乐为主,打造为集购物、餐饮、观光、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十字型”综合商业服务中心。

  业态引导:积极布局星级酒店、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步行街、城市会客厅、品牌餐饮店、品牌零售店等品质化商务商业网点;适度设置特色咖啡馆、中高档养生美容会所、健身俱乐部、洗染店、便利店、特色餐饮店、酒吧、KTV等社区便民服务业态和文化娱乐业态;限制设置露天农贸市场、汽车修理厂、金属制品加工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影响交通和城市形象的业态。

  布局指引:位于湘东区萍水河两岸,辐射云程公园、云程望族小区和提升改造开发的湘东镇前、后街及周边地区。

  规划定位:集总部经济、便民服务、宜居商贸、文化体育和三产交易于一体的老城中心,形成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商业中心。

  规划要点:云程望族商务小区周边布局总部楼宇、文化体育、金融服务等体现新型城镇化建设风貌的现代商业网点,萍水河以南的老城区通过提升改造,以便民服务商业为主,布局综合购物、餐饮休闲等商业业态;中间的萍水河则布局观光旅游、水上游乐、休闲餐饮等业态。

  (4)业态引导:积极布局星级酒店、商业步行街、品牌餐饮店、品牌零售店、文化科研等商业网点;适度设置特色咖啡馆、中高档养生美容会所、健身俱乐部、洗染店、便利店、特色餐饮店、酒吧、KTV等社区便民服务业态和文化娱乐业态;限制设置露天农贸市场、汽车修理厂、金属制品加工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影响交通和城市形象的业态。

  以满足居民日常消费为宗旨,按照商业分级设置和零售业态规范,在规划期内萍乡市社区商业(含零售业类、餐饮类居民服务类等)按人均0.4-0.5平方米(营业面积)的标准发展。优先发展零售业、餐饮类和居民服务业类便民商业网点。

  依据各社区发展需要和人口需求适度布局,结合商业金融业用地性质布局,按800-1200米服务半径集中布局,结合居住区主要对外联系通道布局,结合日常人流特点布局,结合大中型商业中心、旅游区和文化景点布局,按适宜发展、选择发展、限制发展、过渡发展四种政策分区布局,按沿街式、街区式、会所式和单点式等形式布局。

  按照打造“15便民生活圈”的要求,以800-1000米为服务半径,规划至2035年,萍乡市中心城区将形成22处社区商业中心。

  城市商业综合体主要设置在市级商业中心和区级商业中心,大中型百货、超市主要设置在社区级商业中心。重点打造润达国际、爱琴海、天虹广场、梦想天街、美佳华、法莱德、佳禾公园、湘东滨河等商业综合体。规划至2035年萍乡中心城区共设置24处大型零售网点。其中城市商业综合体10处,大中型购物中心和商务区14处。科学合理规划各大零售网点的停车场、配送通道、休闲娱乐设施及周边道路设施。

  规划形成特色突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层次分明的商业街体系,进一步改善萍乡市传统商业形象,提升商业地位,促进商业繁荣。

  符合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要求,明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控制商业街数量,提升商业街档次,营造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与城市交通形成良好的衔接。

  发展定位:依托萍乡民俗、历史、宗教等文化底蕴,建设成集休闲购物、民俗文化、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体验类为一体并彰显萍乡老城区深厚历史文化氛围的传统文化特色街。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省级和特色商业街。

  发展要点:依托萍乡孔庙,鼓励萍乡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物化展示,引入地方非物质文化、特色手工艺产品、传统文化创新业态等,突出整个街区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集中展示萍乡的历史文化价值,形成萍乡独特的传统文化风貌。

  发展要点:提升再造文化路步行街,引入具有休闲特色、文化特色的商业业态,增设老字号和特色名店,增加新兴业态数量,修建休憩场所和停车场,营造轻松休闲的旅游商业氛围,引导居民和游客来此消费。

  鼓励业态:萍乡传统美食、地方特色小吃、其他特色菜系食品等特色餐饮业态,服饰鞋帽类、家居用品、精品展示类业态,咖啡馆、茶楼、酒吧等休闲餐饮业态,民俗工艺品店、地方非遗店、传统手工作坊等文化展示类业态。

  发展要点:通过高起点规划新建,依托萍水河水景和新建的鳌洲书院,突出“水岸街区”,合理配套街内外设施,引入特色明显、经营能力强、服务内容有特色的商家和品牌。以特色茶馆、咖啡休闲等轻餐饮为主要业态,以甜品店、娱乐休闲、养生保健为辅助业态,实现街区休闲业态全覆盖。

  鼓励业态:咖啡厅、茶馆、西式简餐、老字号餐厅等高端餐饮业态,桌游、电玩、酒吧、SPA、KTV、书吧等休闲娱乐业态,画廊、摄影店、工作室等艺术展示类业态。

  发展要点:统一改造街区店铺和公共设施,统一规划街区功能和布局,统一推广和运营,依托大学城辐射周边乃至整个萍乡市的年轻人消费群体,以“最懂年轻人”为主题,引进更符合年轻人消费倾向的商业业态和商业模式。

  鼓励业态:地方特色餐饮店、时尚影院、运动品牌、文化产品、连锁西餐、电子竞技、文创体验、经济型酒店等。

  发展定位:依托世纪广场和翡翠城已有的餐饮娱乐商业网点,进行提升改造,打造具有现代城市特色的美食主题街区。

  发展要点:布局现代连锁餐饮品牌,延长经营时间,建设“昼+夜”餐饮休闲夜市,建设成为以美食为主题,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生活街。

  鼓励业态:大众餐馆、中式快餐、西式快餐等连锁餐饮业态,个性餐厅、主题餐厅、网红餐厅等主题餐饮业态。

  发展要点:依托安源纪念馆、安源煤矿、安源红领巾纪念馆,以工矿文化与红色文化为依据,结合时尚化、休闲化和品牌化,以“互动、体验、快乐生活”为经营模式,将该街区培育成集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工业文化风情商业街。

  鼓励业态:红色文化产品店、手工艺店、民俗文化店、休闲酒吧、酒店公寓、特色小吃、特色小商品、创意工坊、老字号品牌店等。

  发展要点:依托萍水湖湿地公园、绿地双子塔、萍乡奥体中心等优质基础设施,针对萍水湖商业中心的中高档小区居民和萍乡高铁枢纽汇集的源源不断客流,围绕休闲购物、时尚运动、科技体验、特色文化等主题,打造最现代和时尚的特色地下商业街。

  鼓励业态:复合书店、特色影院、演艺剧场、艺术展览、特色文化体验、DIY、运动装备、百货卖场、中高档餐饮等业态。

  发展定位:立足于国际高端视角,以文化深度体验和国际时尚风情为目标,建设成为萍乡具有国际休闲水准的文化风情体验胜地。

  发展要点:面向国际商贸客源,开发“文化+”体验产品。将文化休闲扩展到国际视野,将文化与美食、手工艺、音乐、影视等相结合,构建集手工艺制作展示、文化深度体验、娱乐美食、创意生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业街。

  鼓励业态:居酒屋、露天咖啡厅、慢摇酒吧等餐饮业态,民俗工艺品、现代工艺品、画廊、工作室等展示类业态,会馆、影城、SPA、健身馆等休闲娱乐业态。

  发展定位:以科技娱乐为主题,以VR/AR体验、音像数码、电子电器、电脑网络为形式,打造一站式虚拟现实体验消费平台,建设成为集“线上虚拟+线下体验”为一体的全景式智慧街区。

  发展要点:将智慧门店、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模式和新零售渠道运用到实体商业中,将线上线下各类资源完美互动和聚合起来,引导时尚潮流,融入黑科技,融合VR/AR互娱、轻餐饮及社交属性于一体,建立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业态。

  鼓励业态:VR游戏体验馆、AR年俗街、VR主题剧院等时尚科技类业态,小米智能科技馆、黑科技生活馆、高端网红体验店等智慧体验类业态。

  发展定位:利用玉湖省级湿地公园、安源大剧院、市图书馆及周边星级酒店、城市综合体等资源,举办文旅活动,打造全天候的文旅消费特色街。

  发展要点:以居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适当增加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旅消费需求。开展夜间灯光造景,亮化美化夜间玉湖形象;完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公共厕所改造、垃圾分类处理、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优化夜间交通服务,提出优化街面停车位管理、夜间临时停车等具体措施,加密公共交通线路夜间运行班次,延长夜间运营时间。

  发展定位:以时尚、潮流、创意、休闲为主题,融合城市新区、老街改造和休闲生活元素的特色商业街区。

  发展要点:提升改造现有街区,引导规范街区内部的商业业态,补充欠缺业态,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商业业态体系,并进行街区的外立面改造,改善街区的整体面貌和商业经营氛围,增加时尚动感、生活休闲元素。

  鼓励业态: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庆、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吧、娱乐健身等特色商业业态。

  发展要点:提升再造原峡山口步行街,引入具有休闲特色、文化特色的商业业态,增设老字号和特色名店,增加新兴业态数量。修建休憩场所和停车场,营造轻松休闲的旅游商业氛围,引导居民和游客来此消费。

  鼓励业态:萍乡传统美食、地方特色小吃、其他特色菜系食品等特色餐饮业态,咖啡馆、茶楼、酒吧等休闲餐饮业态,民俗工艺品店、地方非遗店、传统手工作坊等文化展示类业态。

  鼓励业态:酒店、公寓、楼宇、办公楼等商务服务业态,城市公园、停车场、集会广场等生活服务业态,专业店、专卖店、体验店、概念店等新型业态。

  发展定位:萍乡傩文化、龙舟文化、春锣文化的展示区,集旅游、休闲、餐饮、购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特色街区。

  发展要点:集聚游客集散、游客咨询服务、特色餐饮、旅游特产、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多种具有旅游和文化展示、商业休闲的业态,并通过店铺业态整理、店铺规模提升、店铺统一设计、文化展示、清洁管理等,改善街区环境,成为一条特色浓郁的商业街。

  鼓励业态:萍乡地方传统美食、地方特色小吃等特色餐饮业态,咖啡馆、茶楼、酒吧等休闲餐饮业态,经济连锁酒店、文化主题酒店、民宿客栈等住宿业态,民俗工艺品店、地方非遗店、传统手工作坊等文化展示类业态。

  优化结构,强化功能,提高档次。深化品牌建设,凸显赣西特色文化,走“品牌+特色”的发展道路。引导商家转换经营模式和交易方式,推动商品交易市场与物流配送相结合。

  以中国供销·萍乡农产品物流园为龙头,依托萍乡极具竞争力的绿色生猪、特色水产、油菜油茶、中药材、花卉、茶叶、高效蔬菜、黑山羊、白鹅等农产品产地优势,大力挖掘市场产地批发的功能,并通过整合萍乡市区各小型分散的专业农产品市场,形成以流通到华中、华东和沿海地区的重要综合型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农产品认证中心。

  按照“15便民生活圈”的要求,坚持规范管理一批、整合关闭一批、提升改造一批、规划建设一批的“四个一”工作思路。到2035年,规范管理农贸市场9座,整合关闭农贸市场9座,提升改造农贸市场11座,新建大中型农贸市场35座(如表3-4所示)。最终形成55座农贸市场,其中经开区19座,安源区25座,湘东区11座(如表3-5所示),达到“15便民生活圈”对农贸市场布局的要求。

  完善萍乡中心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农产品便利店”的四级“菜篮子”工程,打造“15便民生活圈”的服务体系,提高萍乡城市居民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

  突出大中型生鲜超市对萍乡城市商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把大中型生鲜超市与城市综合商业体、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各级商业中心,特别是爱琴海商业中心、萍水湖商业中心等重点商业发展区规划建设一批大中型生鲜超市,积极引进盒马鲜生、超级物种、7fresh、苏鲜生等首入品牌。

  ①提升改造一批生鲜超市。一是对各级商业中心及大中型零售网点的生鲜场所进行提升改造。二是对现有的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

  ②打造一批生鲜超市首入品牌。美佳华、爱琴海、法莱德、绿地双子塔等积极对接盒马鲜生、超级物种、7fresh、苏鲜生等首入品牌。

  ③建设一批便民生鲜超市。结合现有零售网点、农贸市场布局和人口集聚趋势,在安源新区燎原小区、经开区学府湖畔小区、城郊长兴馆、汪公潭社区商业中心等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生鲜超市。

  按照不高于500米半径、不超过5步行的要求布局农产品便利店。卖场面积控制在100-500平方米左右。提高农产品便利店的便民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

  依托萍乡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以创建“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城市”为目标,以增强物流辐射吸引力和聚集度为核心,以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为方向,推动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物流基地布局应充分发挥沪昆高铁、渝长厦高铁(规划)、沪昆高速(G60)、上莲高速(S89)及319、320国道等交通干线的商贸物流价值,充分考虑工业、农业及商业网点布局特点,依托优势资源,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既要靠近物流需求市场,有商品市场可依托,还要考虑物流经营成本,注重与交通位置可达性、城区用地规划等因素有效衔接与协调。

  规划期内,萍乡市中心城区将形成“一港二园二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港”指萍乡赣西港,“二园”指中国供销·萍乡农产品物流园、赣湘国际物流港(园),“二中心”指高铁商贸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物流中心。

  围绕建设“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食之旅”“乡村之旅”旅游品牌的发展思路,结合各旅游景区资源特色,以文化、美食、山水乡村为主题,对萍乡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旅游景区内“购物、餐饮、娱乐、住宿”商业业态进行设置。

  业态设置指引:建设“一带六核五区”(主题街区旅游体验带,六个核心项目,五大功能分区)。其网点类型以特色商业街、独栋式小型建筑为主。

  业态设置指引:建设养生公园、安源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展览馆、中医药高新技术孵化中心与科研生产基地、中医养生养老基地等十四个子项目。其网点类型,包含主题中医药商业街、中医药文化体验店、健康养生教育培训、食疗餐饮店、酒店、超市等。

  业态设置指引:建设“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生态娱乐休闲”三大主题版块,设置创意零售店、适合游乐主题的亲子购物店、时尚购物店、特色影院、奥特莱斯等;突出养生餐厅、农家菜等餐饮店等。其网点类型,包含主题商业街、独栋建筑、酒店、超市等。

  业态设置指引:围绕森林文化、森林美食、森林景观的主题,构建各类旅游商业产品,包括以森林文化科普、森林生活体验等为主题的零售店、主题市集、体验场所等,以森林景观为特色资源的户外活动体验商业、运动主题商业、景观酒店等。其网点类型以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不破坏环境的小型单体建筑或临时性建筑、构筑物构成的特色商业街为主。

  业态设置指引:设置以摄影观光旅游、水上运动、婚庆旅游、特色商业街、高级酒店、文化教育等商业网点。

  依据萍乡市中心城区各片区主要功能,在以旅游、商务为主要功能的安源区、经开区,结合旅游景点、交通枢纽和交通干道布局新增中高档酒店位置。至2035年,萍乡市中心城区形成中高端酒店24家,其中提升改造五星级酒店1家,新建五星级酒店3家,新建四星级酒店5家。

  根据商务部令2011年第4号《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办法》规定,应急保供的物资项目是确保大米、面粉、食用油、方便面、猪肉、牛羊肉、禽肉、蔬菜等城市生活必需品(以下简称为粮油和肉菜)。

  确保粮油和肉菜的日常供应和应急供应,满足萍乡中心城区城镇居民15天口粮的要求,人均口粮消费标准按170kg/年考虑。肉类方面,确保中心城区城镇居民每人每天0.1公斤猪肉的供应量、7天供应期计算。至2035年,按100万人口规模计算,猪肉储备量不低于700吨。

  依据重要程度、生产周期、消费弹性、社会影响等属性,参考国际分类标准对商品进行分类。政府重点加强对密切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弹性小、可替代性差、市场集中度高、生产周期长、进口依存度大的重要商品的监测,并做好保供工作,其他商品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供求关系。

  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建立政府应急保供储备和社会应急保供、静态应急保供和动态应急保供相结合的新机制,实现静态与动态、国有与民营、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三个结合”。

  要积极采取措施,打造预案完备、货源充足、渠道畅通、企业可靠、品种齐全、投放及时、布局合理的应急调运体系。实现主产区与主销区的跨区合作、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的跨区合作、萍乡市域与周边县市的跨区合作。

  到2020年,全市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2025年不低于20亿元,2035年达30亿元。做大做强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名优特产品和食品主食化产品,提升萍乡粮油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规划期内,着力组建粮油龙头企业,联合萍乡本地的粮油生产加工企业,通过“签订单、造基地、上项目、兴产业、强服务”,构建一条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综合发展路径,营造健康、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油工程体系。

  组织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按照“一县(区)一企、一企多点”模式,整合存量仓储设施资源,实行新库建设和“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并举,尽快建成与收储规模和保障供应要求相适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仓储体系。按现代储粮技术要求,有计划、分步骤新建、维修改造、撤并和淘汰一批仓库,适时推进江西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退城进郊”。在萍乡市中心城区建设成品粮应急低温储粮设施。

  以中国供销·萍乡农产品物流园为核心,构建全市的生活必须品应急保供仓储物流体系。到2020年,全市拥有符合科学技术储粮要求的粮食仓容达到25万吨,远期规划内,全市粮食仓容达到40万吨。实现仓房设施标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着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加快“放心粮油”配送中心、示范店、经销店等经营网点建设,2035年年底前建成覆盖城乡的放心粮油供应服务网络,其中配送中心15家、示范店和经销店100家以上。

  完善以中心城区重点商超、市场为主体的应急设施、应急生活必需品及物资投放网络,加强应急投放的协调管理和演练,适当增加猪肉、粮油、蔬菜、鸡蛋、牛奶、饼干、矿泉水、面包、手电筒等应急商品物资的购进、储备。

  萍乡市中心城区的粮油储备以萍乡国有粮食储备库、中国供销·萍乡农产品物流园为龙头,萍乡粮油配送中心为重点,中央储备粮萍乡直属库和高坑、湘东、芦溪3个直属粮库为节点,湘东等3个县区级粮食购销公司和粮油配送中心为基础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整合萍乡中心城区农产品仓储基地、粮油贸易商行等商业网点,建立起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配套的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

  实施猪肉政府储备,加强猪肉商业储备,进一步完善市场调控机制,有效发挥肉菜储备吞吐、加工转化的调节作用和财政补贴的导向作用,确保粮食市场基本稳定。规划期内,按照每个乡镇、街道应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人口集中的社区,每3万人应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并配套相应的应急加工企业、储备设施和配送中心要求。

  以安源、经开等为主要区域载体,以宣风、银河等乡镇生产基地、生产企业以及大型蔬菜批发、集散市场为骨干,构建全市肉类蔬菜应急储备中心,以中国供销·萍乡农产品物流园等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中心为依托,形成中心城区的肉类蔬菜应急储备中心。依托中心城区的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网点,实现应急保障的小规模储存和末端配送功能,建立全市层次清晰、配送快捷的肉菜储存应急体系。

  规划通过改造升级、加快建设、新建等方式形成1处市级商业中心、2处区级商业中心和13个社区商业中心。

  以提升城市商业品质、完善商业服务功能为宗旨,规划保留、提升、续建、转换和新建大型零售网点共10处。

  近期规划内,续建和提升农产品交易市场各1处;建材家居市场方面,续建1处,提升3处,控制发展或转换搬迁3处,控制发展建材专业街3条;提升2处汽车交易市场;新建1处花卉宠物交易市场。基本形成结构与布局比较合理的商品交易市场格局。

  近期规划规范管理农贸市场9处,关闭或搬迁农贸市场6处,提升改造农贸市场12处,高标准新建现代化的农贸市场8处。

  积极发展生鲜超市,满足居民“15便民生活圈”的菜篮子需求。改造润达国际、梦想天街、翡翠城、步步高超市、南昌百货、硖石农贸市场、凤凰农贸市场、东门农贸市场、西门农贸市场等生鲜卖场。营业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打造美佳华、爱琴海、法莱德、绿地双子塔等商业集聚地的生鲜超市首入品牌。建设安源新区、长兴馆、学府湖畔、绿地城际空间站、沙里塘、御泉湾等地的生鲜超市。

  近期规划内,形成中高端酒店20处。其中,提升改造五星级酒店1处,新建五星级酒店2处,新建四星级酒店2处。

  一是强化商业网点规划的执行力建设。用制度机制保障商业网点规划执行力提升。加强督查问责促进商业规划执行力提升。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商业规划执行力的效果。

  二是加强商业网点布局的引导调控作用。遵循城市发展和商业发展客观规律,将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引导网点空间与城市空间形态同步发展。对于农贸市场等公益性配套设施,应当与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强化城市社区商业网点规划,严格落实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确保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

  三是整顿、规范和培育商品流通市场体系。清理障碍商品流通的制度规定,放宽新市场的准入标准,推进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

  四是加大对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对重要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政策性扶持,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增强发展后劲。

  五是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在萍乡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商业主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在实施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方面的联合协调机制。

  六是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监督和桥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通过完善行业内部管理,实现行业内的自律。

  在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框架内,控制过度的零售开发。对大型零售网点的控制采用分级管理。发展自持型商业项目,加强对自持型商业项目的监管。各地在建和新建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应当明确开发商自持一定比例的商业面积。所有自持商业面积不得分割销售。

上一篇:保障粮食安全 农药行业重要性日益凸显 下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