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博app体育官方下载

贝博app体育官方下载: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09-07 00:21:57 来源:贝博app最新下载地址 作者:贝博ballbet网页版登录

  临近中秋,黑土地即将迎来丰收季,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田野里的玉米挺直了“腰杆”。与日益茁壮的玉米相伴的,还有去年留下的一层秸秆,这也是长春市多年来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标志性特点。

  202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长春市趁热打铁,今年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1090万亩,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1056万亩保护性耕作任务。这一绿色可持续种植方式的推广应用,解开了黑土地保护的“密码”。

  长春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万亩左右,占耕地总面积四分之三以上。近年来,长春市将保护性耕作列入全市首选和主推的农业生产重大新技术。

  为什么要主推此项技术?长期采用传统机械灭茬为主的耕整地方式,导致土壤出现水蚀风蚀加剧、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层板结硬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刻不容缓。

  2010年,长春市出台了《关于积极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意见》,明确了长远发展规划、任务目标、推进举措,将其作为保护黑土地、积极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难题的切入点。

  从最初的不足1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超千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我市持续的强力推进,更是农民的高度认可。如今,长春市榆树、农安、公主岭等地,都跨进了全省保护性耕作整县推进行列,推广面积超过适宜耕地的70%。

  一场透雨过后,农安县三岗镇的一片农田里,玉米铆足劲儿生长。“这片地用的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今年长势不错!”亚宾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常亚宾来到田边,查看玉米结穗情况。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常亚宾来说并不陌生。“刚开始推广时我就用了,当初只有10多亩,现在8000多亩都用了这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常亚宾结缘的十几年,助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现在,亚宾种植合作社还将这项技术广泛应用到低产地块,“盐碱地上采取保护性耕作,每公顷照样能得两万斤玉米!”

  亚宾种植合作社十几年间取得的成绩,正是长春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一个缩影。从2011年开始,长春市把推广保护性耕作作为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农业部门实施目标管理,逐级分解细化,明确耕作地块、补贴标准、验收流程,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土壤条件、机械水平和气候特点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任何一项重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都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长春市强化农民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扶持政策,优选一批作业组织和专业大户进行重点扶持,引导保护性耕作形成规模化。

  “按照今年的补贴政策,合作社经营的8000亩土地,每亩将获得几十元的补贴。”榆树市占会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宋占会道出保护性耕作政策补贴的重要性,“除了可以减少投入,合作社还可以通过补贴项目对农民进行引导。”

  为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从2011年开始,长春市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主要用于保护性耕作机具累加补贴、示范区(点)建设及远程电子监测终端设备补贴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在政策上形成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我们更注重发挥县(市)区的主动性,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购买免耕播种机和深松追肥机,长春市实行累加补助政策,极大调动了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积极性。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实现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带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

  保护性耕作技术离不开农机配套。近几年,长春市免耕播种机以每年超过1000台的速度增长,保有量已由2010年的不足100台,增加到现在的1万台,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长春市牵引式玉米免耕播种机保有量位居第一。

  “以玉米种植为主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多是农机大户,种植方式普遍采用保护性耕作。”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将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不断扩大,从而解放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把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点倾斜对象;落实农机项目时,以扶持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作为首选;信息服务上,为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搭建平台……随着适度规模经营的不断发展,新发展起来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保护性耕作的主力军。

  截至2021年年底,长春市农机服务组织已发展到4639个,实施全程机械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超过300个,实现了6个粮食主产县(市)区所有乡镇全覆盖,并向村级延伸。在榆树、农安等地,还组建了一批以推广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为主的协会和合作社。

  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如何突破技术推广初期的瓶颈?长春市根据农业技术推广规律,以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为抓手,将种粮大户、合作社作为重点推广对象。

  “每公顷地少用了200公斤肥,蓄水保墒、抗倒伏的效果特别好,秋收能增产5%左右。”10年前,位于农安县前岗乡的农缘农机合作社试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当年的结果让合作社负责人李忠余感到惊喜,无论是整个生长期,还是秋后产量,都远远超过传统种植方式。如今,农缘农机合作社的保护性耕作“版图”扩大到7000多亩,“成本减少了,收成增加了,耕地土质改善明显。算下来,每公顷地能增收两三千元。”种植大户的示范,让农民看到了这项技术的效果。

  从2016年开始,长春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示范点100个,覆盖全市所有适宜乡镇,每个县(市)区建立一个示范区,各地通过抓典型、树标杆、重示范,以点带面,扎实稳健地推广保护性耕作。

  举办技术培训,积极探索保护性耕作菜单式集成技术指导服务;实施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十百千”行动培训计划,到各县(市)区巡回开展技术讲座;多次召开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中耕深松追肥机具现场会,在关键作业时节发布技术要点……如今,长春市各级农业部门都会定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重点村屯进行指导服务,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

  今年,各县(市)区利用春耕整地前的农闲时间,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组织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110次,培训人数超过25000人次。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黑土地保护,为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迈向100亿公斤阶段性水平作出突出贡献。

  预计到2025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将达到1200万亩以上,推广面积达到适宜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的80%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

上一篇:徐州农产品加工图鉴 下一篇:【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绿色种养促循环 修复耕